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13篇
  免费   1篇
内科学   3篇
综合类   1篇
预防医学   10篇
  2000年   3篇
  1999年   1篇
  1997年   2篇
  1993年   1篇
  1992年   3篇
  1991年   2篇
  1990年   2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14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531 毫秒
1.
秃病蚤蒙冀亚种的吸血能力和叮人试验   总被引:2,自引:1,他引:1  
于1988年11月至1989年12月,在实验室内研究了秃病蚤吸血率和吸血量与时间的关系,以及对不同鼠体的吸血活动。结果证明,蚤的吸血率和吸血量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,当吸血时间为10分时,雌、雄蚤的吸血率接近100%。吸血时间为1分和5分时,雌蚤的吸血蚤数多于雄蚤,而10、15和20分时无差别。在不同吸血时间内,雌蚤的吸血量和吸血体节数均比雄蚤大;在不同鼠体上,雌、雄蚤的吸血率和吸血量无差别。并观察了秃病蚤蒙冀亚种的叮人情况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2.
敌鼠钠盐对山羊的口服急性LD_(50)为974.09mg/kg;对山羊和绵羊的口服慢性LDP_(50)(给药5次)分别为218.88和155.63mg/kg。连续给药15天对山羊的毒力大人增强,LD_(50)为4.02mg/kg,比慢性毒力强54倍。在使用敌鼠钠盐毒饵灭鼠时,羊若连续15天捡食到地面上的毒饵,即有中毒死亡的危险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3.
于本世纪初期源于满州里的两次人类肺鼠疫大流行,因其传染速度快,传播面积大,死亡人数多和死亡率高而闻名于世。后经查明,那里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性,满州里地区所处的呼伦贝尔高原草原地带,是地跨俄、蒙、中三国的整个蒙古旱獭疫源地的组成部分。由于在1926年之后再未发现人和动物鼠疫的流行,因此,对该疫源地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回顾,并分析其现状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,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。1疫源地的历史回顾 该疫源地处于呼伦贝尔高原北部草原地带,东经115°50'~ 121°18';北纬 48°20'~…  相似文献   
4.
本文报告了内蒙古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981~1998 年黄鼠寄生蚤指数与黄鼠鼠疫动物病的关系。黄鼠体蚤指数小于等于1.40 时的年份,未发现鼠疫动物病流行;黄鼠体蚤指数大于等于1.67 时的年份,发生频率高达93.33% 。因此,黄鼠体蚤指数的高低与否是影响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  相似文献   
5.
在我国发现的10型鼠疫自然疫源地中,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疫源地(下称沙鼠疫源地)面积达十万余km~2,仅次于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疫源地,居第二位。从1954年发现该疫源地至今的36年间,鼠疫动物病持久不断.时起时伏,有些频发生境连年流行,不断对人群构成威胁。在相当氏的时期里,采取了  相似文献   
6.
内蒙古地区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  总被引:2,自引:1,他引:1  
蚤类是传播鼠疫的特异性媒介,尤其是近代,人类从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感染鼠疫的主要途径,是通过染疫蚤的商接叮咬。但并非所有的蚤类都能起到这个作用,如我国已发现的452种蚤中(包括亚种),自然感染鼠疫的只有36种,而真正能起到传播媒介作用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因此,对已经发现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及其鼠疫流行  相似文献   
7.
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地区,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.近半个世纪以来,随着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人类经济活动的逐渐加剧,使那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现已不具备保存鼠疫自然疫源性的条件.本文旨在回顾该地区环境变迁过程的基础上,以大量的调查资料论证疫源性消除的根本原因及依据.  相似文献   
8.
为了解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蜱种──草原革蜱体内立克次体的保存机制,我们将捕获于荒漠草原的草原革蟀每5个单体为一组,采用兔耳布袋固定喂血法供蟀吸血,并采集洪蟀吸血后第14、41天兔血清,做斑点热补体结合试验.选择使兔血第41天血清阳性的蟀组做实验室孵化传代实验的材料。将筛选后的立克次体阳性蟀组放置在小三角瓶中用纱布封好瓶口,置于温度为26℃士It,湿度为80土10%的培养箱内让其产卵,孵出幼虫后采用布袋喂虫法供蟀吸血,并采集洪蟀吸血后第41天兔血,做立克次体斑点热补结试验,吸血后移到试管内孵育,幼虫脱皮出壳成稚虫后…  相似文献   
9.
秃病蚤蒙冀亚种广泛分布于沙鼠鼠疫疫源地全境,主要寄生于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,全年各月都可出现,体蚤以春末和夏秋为多,巢蚤以秋冬季为多。在沙鼠疫源地染疫蚤中居首位,鼠巢疫蚤远多于鼠体疫蚤,全年各月都有疫蚤检出,成虫可带菌越冬。秃病蚤对鼠疫的传播和维持起着主要的作用,作为沙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传播媒介,它比近代新蚤和同型客蚤更具有普遍意义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0.
在温度为23±0.1℃、相对湿度为76%的条件下,观察了秃病蚤蒙冀亚种的生活史。结果表明,卵期、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3.63,13.42和10.78天。从卵发育到成蚤羽化平均为27.64天。雌蚤较雄蚤发育的快一些,羽化的雄蚤略多于雌蚤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